专栏作家 | 贾母的品位

TIME|2023-07-17 15:55
101664
   


贾母在贾府过了六十年的光阴,从大家闺秀再到贾府上下尊崇的史老太君,不光有时光的影子,还有她自我修炼的功夫。贾母的一生,生活在养尊处优之中,彰显了尊贵女性的通达。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——好像就是对着贾母说的,贾母越活越通透,发现美好、知人善任、关心弱者、爱好广泛、品位生活、难得糊涂,是这位老人的特点。作为《红楼梦》的核心人物,贾母出场给人安定幸福之感。交往的极致是让人舒服,贾母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是慈善,世界还给贾母的,自然也是美好。

发现美好,体现贾母的柔美之情。鸳鸯成为她的丫鬟,缘于贾母有发现美的眼睛,不光是美的面皮,也要有美的言行。贾母发现丫鬟和仆人之美自不必说。单就王熙凤而言,她的泼辣性格足以让贾母欣赏。贾母从王熙凤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。从孙媳妇熬到自己也有孙媳妇,众子孙的成长,贾母皆能予以宽容和体贴,这是她从自己来贾府后的经历里一点点培养起来的。贾母之爱,是对美好的呵护,她对林黛玉之爱,不仅显示了祖母之爱,也显示了一个豁达女性的胸怀;贾母对丫鬟们的赞美,随口就来。经常赞美晚辈,换来的自然是众星捧月。和贾母相比,那些被封建礼教束缚的太太们,确实少了些灵性,形象黯淡了许多。

知人善任显示贾母的睿智。贾母从王熙凤身上,体会到她做事爽利给贾府带来的变化,也就甘愿放权给她,自己抓大放小,图个自在;贾母调理出来的丫鬟,之所以人人喜欢,如鸳鸯、袭人、紫鹃、晴雯、翠缕,一个个堪称丫鬟中的极品,貌才皆善,这是贾母调理的结果。她们的美,显示了贾母教化人的技巧。凡会做领导之人,莫不随时发现下属优点、体察下属的聪慧之处,贾母在这一点上,超越众人,自当为众人所喜。贾母调理出来的丫鬟,别人喜欢用。那位袭人,“心地纯良,恪尽职任”,竟然与宝玉“初试云雨情”之后,成为宝玉可意的丫鬟。顺其所长,是知人善任的贾母调理人的诀窍。

关心弱者是贾母秉持的做人原则。侯门深似海,做官者心毒,似乎成了中国官场的传统,贾母却不是这样的人。在怜贫悯弱上,处处体现出一个有教养者的爱心。刘姥姥来拜访,贾母没有居高临下的口气,却说出一句“老亲家来了”的让人暖心的话;小道士碰着了凤姐,凤姐忙着追打,却被贾母奉劝不要吓着“小户人家”的孩子。贾母对穷人的宽容,来自于内心对世界认知的通明,来自于心底爱心温暖呈现。与王熙凤的居高临下、欺软怕硬之风相比,贾母是一位历经世事,看透世间沧桑的老者的仁义之举。身居尊位而能想着百姓,这是贾母的过人之处。位尊而不贱民,应是为官之道。

爱好广泛是贾母的特点,也显示出贾母随意的性格。按贾母所处位置,应有养尊处优、面态肃然之状,但读者面前的贾母却是情感饱满、犹如顽童的再现。在读者的眼中,喜欢听戏的贾母,能随口说出折子戏的名称;借着水音听琴,是贾母欣赏音乐的品位。贾母也能赋诗,还能猜谜,这样一位爱好广泛的老者,不能不受到大家的爱戴。能与晚辈玩到一起,需要通晓琴棋书画和玩乐方面的知识,贾母在贾府,历经贾府兴衰,知道优雅生活与凡俗生活的差异,刻意修炼中养就了几多潇洒之气。贾母为人处世的自然,是参透世事的自然。遇事迎合大家而又独具清醒之态,随时可以看出贾母的与众不同。


热门标签

注: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,均为原作者的观点,不代表中华艺术家艺术网的立场,也不代表中华艺术家艺术网的价值判断。